教师如何听课评课
一、听课
听课前要明确听谁的课?为什么听?想解决什么问题?
㈠ 要对学生的参与程度、学习态度、学习习惯、非智力因素等有一定恰当的评价。
㈡ 要注意环节,还有注意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关系。
㈢ 要注意教学的真实性,真实的成分有多少。
㈣ 要记自己的随想,边听边记(随想是一种感悟、灵感,在一定时间独有的认识,是工作成熟的重要标志)。
二、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
㈠ 一堂好课的标准
⒈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,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,而不是图热闹的课。
在一节课中,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。初步的意义 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: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: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、积极的情感体验,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;再进一步发展,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。这样学习,学生才会学到新的东西。学生上课,“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”,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。如果课堂一切都顺利,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,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?换句话说,有意义的课,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。
⒉ 一堂好课一个是有效率的课。
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,一是从面上而言,这节课下来,对全班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,包括好的、中间的、学习困难的;二是效率的高低。有的高一些,有的低一些,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,那么,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。在这个意义上,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。整个过程中,大家都有事干,通过教师的教学,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,整个课堂的容量很大。
⒊ 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,也就是丰富的课,内容丰富,多方活跃,给人以启迪。
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,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、智慧、思维和精力的投入,有互动的过程,气氛相当活跃。在这个过程中,既有资源的生成,又有过程状态生成,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富的课。
⒋ 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,也就是平实的课。不管谁在听课,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。
不少教师受公开课、观摩课的影响太深,一旦开课,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准备过度。教师课前很辛苦,学生很兴奋,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,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。当然,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,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,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,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。在这个过程中,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。公开课、观摩课更应该是“研讨课”。因此,告诫教师们:“不管是谁在你的教室里,哪怕是部长、市长,你都要旁若无人,你是为孩子、为学生上课,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,要‘无他人’”。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,并强调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,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。
⒌ 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,也就是有缺憾的课。
课不可能十全十美,十全十美的课造价的可能性最大。只要是真实的东西就会有缺憾。公开课、观摩课要是上的没一点点问题,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。这样的预设会给教师增加很多的心理压力,然后做大量的准备,最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不了“彩”。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的,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。
扎实、充实、平实、真实,说起来好像很容易,真正做起来却很难,但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追求过程中,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,心胸才能开阔起来,同时也才能真正享受到“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”。
㈡ 一堂好课的基本表现
⒈ 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。
⒉ 一堂好课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,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。
⒊ 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。
⒋一堂好课应促使学生知行结合,有所收获。
三、评课的几个原则
目前我校评课重点看师生双边互动、生生互动是否有效,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体现,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改变,新课改的三个维度是否有效贯彻(但也不能说是每一节课三个维度都必须得全有)。
㈠ 实事求是的原则
评课本着公正、实事求是的态度,实话实说是体现评课者责任心的问题,也是给执教者学习的机会,切不可敷衍了事,那样对不起同事的劳动。
㈡ 零距离原则
主持者应营造一种轻松、愉快的评课气氛,要让执教者在春风化雨般的评语中得到信心,也学会反思。让每一位听课者都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㈢ 针对性原则
评课不宜面面俱到,应就执教者的主要目标进行评述,问题要集中明确,充分肯定特色,也要大胆提出改进,不主张1234的罗列太多,只要一两点到位就够了。
㈣ 激励性原则
评课首先要考虑到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授课者,而不是挑毛病,要让执教者听了你的评课后更有信心,更有勇气,而不是让他听后感叹:“这辈子再也不上公开课了!”
㈤ 差异性原则
评课要因人而异,不要强求一律,要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,而不是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。
㈥ 就课论课原则
把课评足,就事论事,不要由评课到评人,更不能因一堂课而否定其全部工作。
四、评课的几个误区
㈠ 只听不参加评课。这是听课的大忌,不评课,只听课就没有意义了。
㈡ 蜻蜓点水,不痛不痒。有的老师听课,只听大概,所以评课只能如此。
㈢ 事无巨细,面面俱到。评课没有主次,没有重点。
㈣ 充当好好先生。这最为普遍,只捡好话说,使上课者和听课者没有充分认识不足和遗憾。
㈤ 恶语伤人,专挑毛病。在门缝里看人----把人看扁了,这与评课原则是背道而驰的,我们极不主张。
㈥ 追赶时髦,脱离实际,套些时尚的理论和时髦的评语,没有多大的指导价值。
㈦ 当面不语,背后妄评。这种现象最为可怕,评课时有话不说,只当听众,当老好人,可课后却大加评论,评头品足,而且往往只会说授课者的不是之处,造成很坏的影响。